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2000—2015年西藏大骨节病病情消退的时空过程及机理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婧3; 李若楠3; 韦炳干2; 李海蓉2; 郭敏1
刊名地理学报
出版日期2024-11-25
卷号79期号:11页码:2849-2863
关键词大骨节病 时空变化 影响机理 随机森林 西藏
产权排序2
英文摘要西藏大骨节病现已进入防控的巩固提升阶段,厘清其病情消退的时空机理,对促进高原地方病长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5年西藏大骨节病检出率数据,综合运用随机森林和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西藏大骨节病病情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索了影响大骨节病病情消退的主要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西藏各病区大骨节病病情稳定下降,空间上病情由总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态势逐渐向东部地区集聚,昌都病区病情最重且持续时间最长;(2)重要性位列前4的影响大骨节病病情消退的因子分别为农牧民人均食品消费、人均GDP、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NDVI,除NDVI外,其他因子均与大骨节病检出率呈负相关关系;(3)阿里病区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主要受人均GDP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影响,雅江中游病区和昌都病区则受膳食因素影响更大;(4)不同年份大骨节病流行的主导因素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由自然因素为主导向人文社会因素主导转变,社会经济、膳食营养和土地利用方式对西藏大骨节病病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鉴于西藏独特的环境条件,加强多元化食物供给、坚持退耕还林还草仍是防控大骨节病的基本对策,而提高病区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居民膳食营养是高原大骨节病长效防控的根本保障。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0315]  
专题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婧,李若楠,韦炳干,等. 2000—2015年西藏大骨节病病情消退的时空过程及机理[J]. 地理学报,2024,79(11):2849-2863.
APA 王婧,李若楠,韦炳干,李海蓉,&郭敏.(2024).2000—2015年西藏大骨节病病情消退的时空过程及机理.地理学报,79(11),2849-2863.
MLA 王婧,et al."2000—2015年西藏大骨节病病情消退的时空过程及机理".地理学报 79.11(2024):2849-286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