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城镇化与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及其驱动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聂承静3,4; 李艺璇4; 杜辉3,4; 张学儒3,4; 王利2; 张凤英1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24 |
卷号 | N/A页码:1-19 |
关键词 | 多维城镇化 碳排放 非线性关系 驱动机制 环渤海地区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厘清多维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内在关系及驱动机制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碳中和”协同发展的科学基础.基于2000~2021年环渤海地区面板统计数据和遥感影像,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查CO2排放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系统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判多维城镇化与CO2排放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环渤海地区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集聚性不强,但2016年后,CO2排放量增速放缓,空间关联特征呈现增强趋势.②环渤海地区城镇化子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差异显著.经济城镇化和CO2排放量呈显著的倒“N”型曲线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人口城镇化与CO2排放量的关系仅表现为倒“U”曲线的左侧部分,与碳排放的拐点尚有一定距离;土地城镇化对CO2排放量的影响与经济城镇化相似,呈明显的倒“N”型关系.③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外商投资、环境保护和居民消费水平对碳排放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④环渤海地区碳排放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是城镇化各子系统与经济、社会和政策等相关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反馈、整合、重组等复杂多维动态过程的结果.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0323]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张学儒 |
作者单位 |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城乡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4.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聂承静,李艺璇,杜辉,等. 多维城镇化与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及其驱动机制[J]. 环境科学,2024,N/A:1-19. |
APA | 聂承静,李艺璇,杜辉,张学儒,王利,&张凤英.(2024).多维城镇化与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环境科学,N/A,1-19. |
MLA | 聂承静,et al."多维城镇化与碳排放的非线性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环境科学 N/A(2024):1-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