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砂岩阶段异质性劣化特征与损伤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都奎建3,4; 兰恒星1,4; 刘世杰4; 包含2; 李黎3 |
刊名 | 工程地质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4-12-25 |
卷号 | 32期号:06页码:1951-1962 |
关键词 | 岩石力学 石窟砂岩 干湿循环 阶段性劣化 损伤机制 |
产权排序 | 2 |
英文摘要 | 砂岩是我国石窟寺最常见的赋存岩石类型,其本身疏松多孔,易发生强烈的水-岩溶蚀作用,严重威胁着石窟寺岩体的稳定性及宝贵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室内干湿循环模拟试验,从宏观力学与微观结构方面研究了水-岩溶蚀条件下安岳石窟砂岩的劣化损伤规律,探讨了石窟寺砂岩的阶段异质性劣化特征与损伤机制。研究发现:质量、波速、强度等岩石基本物性指标均随干湿循环进行而逐渐劣化;孔隙变化、微观形貌变化、矿物含量变化具有阶段性劣化特征,是决定砂岩阶段异质性劣化效应的3个关键因素。劣化损伤可分为3个阶段:以孔隙扩展主控的第1阶段、以微观接触结构损伤主控的第2阶段、以穿晶破裂主控的第3阶段。基于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的阶段异质性劣化特征与损伤规律,本文进一步建立了砂岩劣化损伤演化模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石窟寺岩体修护建议,可为长期处于水-岩溶蚀条件下的石窟寺岩体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1225] ![]() |
专题 |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兰恒星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都奎建,兰恒星,刘世杰,等. 石窟寺砂岩阶段异质性劣化特征与损伤机制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24,32(06):1951-1962. |
APA | 都奎建,兰恒星,刘世杰,包含,&李黎.(2024).石窟寺砂岩阶段异质性劣化特征与损伤机制研究.工程地质学报,32(06),1951-1962. |
MLA | 都奎建,et al."石窟寺砂岩阶段异质性劣化特征与损伤机制研究".工程地质学报 32.06(2024):1951-196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