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活度比及其粒径剖面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成六三1; 方海燕2 |
刊名 | 西部林业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24-12-20 |
卷号 | 53期号:06页码:59-65 |
关键词 | 示踪法 137Cs 土壤侵蚀 岩溶区 |
产权排序 | 2 |
英文摘要 | 为了探讨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信息,以岩溶区小流域小坪山坪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素137Cs和土壤粒径特征值等方法,对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及其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直剖面上存在一个区间50 cm深度层次未被检出,但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范围为0~3.59 Bq·kg-1,平均值为1 Bq·kg-1;(2)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比坡耕地、草地和林地土壤表层小1.7、1.83、0.92 Bq·kg-1,且坡耕地和林地土壤表层的137Cs比活度分布差异较大;(3)山坪塘旋回沉积泥沙与其控制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粒径组分含量主要以粘粒、中粉粒和粉粒为主,且粒径组分含量之间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但山坪塘沉积泥沙仅有组分极细砂粒含量与坡耕地表层土壤组分含量密切,其他组分含量与草地密切;(4)山坪塘沉积泥沙粒径特征参数(中值粒径、众数粒径、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D)在垂直剖面上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而有效粒径变化较为复杂。可得结论,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主要为其流域内的坡耕地和草地表层土壤,为区域岩溶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反演和水土保持研究提供依据。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0379] ![]() |
专题 |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成六三,方海燕. 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活度比及其粒径剖面特征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2024,53(06):59-65. |
APA | 成六三,&方海燕.(2024).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活度比及其粒径剖面特征分析.西部林业科学,53(06),59-65. |
MLA | 成六三,et al."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活度比及其粒径剖面特征分析".西部林业科学 53.06(2024):59-6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