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氧气条件下红枫湖流域典型陆源植物有机质降解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殷超; 冉光荣; 石琳; 于佳; 岑模珊; 陈敬安; 曾艳
刊名地球与环境
出版日期2024
卷号52期号:2页码:244-252
关键词陆源植物 缺氧环境 富氧环境 降解速率
DOI10.14050/j.cnki.1672-9250.2023.51.015
英文摘要

    植物残体有机质降解是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主要过程。本研究选取红枫湖流域典型陆源植物开展了为期1年的不同氧气条件下有机质降解模拟实验,利用Power模型刻画有机质降解变化特征,并对影响植物残体有机质降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环境和富氧环境下,C3植物残体分解剩余生物量比例分别为64%~77.3%和59.5%~76.8%,不同环境下的差异较小;C4植物残体分解剩余生物量比例分别为42.6%~57.4%和31.2%~43.5%,呈现出富氧环境降解程度高于缺氧环境的特征,且降解程度显著高于C3植物。C4植物具有较高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和较低的木质素含量,这是导致其具有较高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的主要原因。其中,半纤维素含量对降解速率的影响最显著,半纤维素含量越高,植物降解速率常数越大。不同C3植物残体的降解速率常数具有一定差异,在不同氧气条件下均呈现出马尾松>梧桐>水稻的变化规律。不同环境条件下C4植物降解速率显著不同,缺氧环境和富氧环境下,降解速率常数分别呈现出玉米>狗牙根>茅草和玉米>茅草>狗牙根的变化规律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7726216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63]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殷超,冉光荣,石琳,等. 不同氧气条件下红枫湖流域典型陆源植物有机质降解特征[J]. 地球与环境,2024,52(2):244-252.
APA 殷超.,冉光荣.,石琳.,于佳.,岑模珊.,...&曾艳.(2024).不同氧气条件下红枫湖流域典型陆源植物有机质降解特征.地球与环境,52(2),244-252.
MLA 殷超,et al."不同氧气条件下红枫湖流域典型陆源植物有机质降解特征".地球与环境 52.2(2024):244-25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