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地金矿床石英微量元素和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吴波; 吴治君; 赵明峰; 彭慈刚; 斯恩智; 周克林; 杨恩林; 潘有良; 陆建宝 |
刊名 | 华南地质
![]() |
出版日期 | 2024 |
卷号 | 40期号:4页码:633-645 |
关键词 | 石英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贵州百地金矿床 |
DOI | 10.3969/j.issn.2097-0013.2024.04.003 |
英文摘要 | 贵州百地金矿床位于右江盆地中部,是以细碎屑岩为赋矿围岩、受陡倾斜断褶带构造系统控制的典型中型金锑共生矿床。本文以该矿床各热液阶段石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H-O同位素特征,探讨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各阶段石英均富集Sb、As、Cd、Ge、W、Li,强烈亏损Be、Nb、Zr、Hf;各阶段石英稀土含量及配分曲线差别较大:Ⅰ阶段石英稀土配分曲线呈较明显右倾,LREE富集,Ce异常不明显,具弱Eu负异常;Ⅱ阶段石英稀土配分曲线呈较平缓右倾,Ce和Eu异常不明显;Ⅲ阶段稀土配分曲线呈“上凸型”,MREE富集,具有微弱Ce正异常和明显Eu正异常。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明显的混合成因,为以地层建造水为主,含少量深部岩浆流体与基底变质水的混合流体;Ⅰ阶段流体具还原、酸性特征;Ⅱ阶段流体继承了Ⅰ阶段流体特征,环境向氧化、碱性转变,使Au等元素发生沉淀,REE和Y进入Ⅲ阶段流体;Ⅲ阶段流体处于氧化、碱性环境,造成Sb的沉淀和围岩Sr等元素的进入;Ⅱ阶段到Ⅲ阶段流体环境转变和深部基底变质水减少,说明百地金矿床热液成矿作用是多期次的,深部岩浆流体和基底变质水在成矿流体中的参与度随成矿过程的演进而逐渐降低。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28]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贵州师范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波,吴治君,赵明峰,等. 贵州百地金矿床石英微量元素和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J]. 华南地质,2024,40(4):633-645. |
APA | 吴波.,吴治君.,赵明峰.,彭慈刚.,斯恩智.,...&陆建宝.(2024).贵州百地金矿床石英微量元素和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华南地质,40(4),633-645. |
MLA | 吴波,et al."贵州百地金矿床石英微量元素和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华南地质 40.4(2024):633-64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