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鹏; 杨博一; 李超; 任维; 赵平; 顾雪元
刊名环境化学
出版日期2024
卷号43期号:3页码:911-919
关键词锑,锑矿区土壤,形态,有效态,表面形态模型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23080704
英文摘要

以贵州晴隆锑矿区某冶炼厂及周边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锑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冶炼厂土壤中锑污染严重,含量最高达31265 mg·kg-1,但在下游土壤中随距离增加,锑浓度迅速下降到100mg·kg-1以内.XRD和XPS结果显示土壤中主要含锑化合物为锑酸钙(Ca2Sb2O7)、锑酸钾(K3Sb5O14)以及氧化锑(Sb2O5),锑以五价形态存在.连续提取形态分析表明除残渣态外,厂区附近污染土壤中碳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共沉淀态是锑的主要宿主相,而下游土壤中吸附态比例显著升高,说明在迁移过程中土壤中锑的活性增加.构建了以水合铁氧化物和针铁矿作为锑主要活性表面的土壤中锑地球化学多表面形态模型(MSM),当采用1 mol·L-1 Na2HPO4提取的锑作为总有效态锑输入值时,该模型可很好地预测不同性质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锑的溶出效应(RMSE=0.29),说明该模型可为准确评估锑冶炼厂周边污染土壤中锑生态毒性和迁移淋溶风险提供有潜力的工具和方法.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7684007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5548]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晓鹏,杨博一,李超,等. 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J]. 环境化学,2024,43(3):911-919.
APA 赵晓鹏,杨博一,李超,任维,赵平,&顾雪元.(2024).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环境化学,43(3),911-919.
MLA 赵晓鹏,et al."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环境化学 43.3(2024):911-9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