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长余辉发光材料/超疏水颗粒改性防腐涂层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赵霞; 朱泳昊; 金祖权; 赵庆坤; 麻福斌; 段继周; 侯保荣
发表日期2023-11-20
出处表面技术
关键词金属 防腐 发光 超疏水 涂层 电化学阻抗谱
英文摘要目的 提高海洋环境下具有指示作用的金属构件的防腐性能及夜间辨识度。方法 将硬脂酸改性发光颗粒与疏水高岭土和疏水二氧化硅颗粒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用刷涂法将涂料刷在碳钢表面,待其固化后得到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方法分析改性发光颗粒的化学成分,用接触角测量仪、SEM、LSCM测试和观察涂层表面的润湿性及微观形貌,通过砂纸磨损、盐雾和EIS测试涂层的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并借助屏幕亮度计测试涂层在盐雾试验前后的发光强度。结果 发光颗粒经过硬脂酸处理后在表面覆盖形成了疏水层。当涂层中的疏水高岭土颗粒与改性发光颗粒的质量比为1∶4时,涂层经过20次的磨损循环后仍具有超疏水性,且涂层质量仅损失了10.79%,该涂层在经过60d的盐雾测试后,其阻抗保持在10~(10)?·cm~2以上。在经过15次的干湿循环后,涂层体系的阻抗降至2.4×10~9?·cm~2,经过60 d盐雾测试后涂层的发光强度降至0.22 cd/m~2。结论 通过硬脂酸改性提高了发光颗粒在水环境中的发光持久性,制备的涂层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和优异的耐磨性。在涂层中添加疏水高岭土颗粒提高了涂层的防腐性能,涂层防腐性能的提高使得涂层保持了良好的余辉性能。该涂层的性能研究为特殊海洋环境下金属类指示构件的防腐和夜间发光辨识提供了依据。
DOI标识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3.11.004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8286,52225905,U2106221) ; 崂山实验室山东省专项经费“问海计划”(2021WHZZB2305)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CXPT008)~~
v.52期:11页:58-71
语种中文;
分类号TG174.4
ISSN号1001-3660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6954]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
3.青岛理工大学
4.崂山实验室腐蚀与开放工作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霞,朱泳昊,金祖权,等. 长余辉发光材料/超疏水颗粒改性防腐涂层性能研究.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