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南海细菌胞外多聚物的神经保护活性筛选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卫茂生; 王清池; 耿丽华; 岳洋; 孙超岷; 张全斌
发表日期2023-03-15
出处海洋科学
关键词胞外多聚物 深海微生物 神经保护 16S rDNA
英文摘要本文采取传统的醇沉水溶的工艺提取了深海细菌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EPS),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损伤剂建立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体外氧化损伤模型。在安全剂量下评价EPS的体外神经保护活性,确定16种活性良好(细胞活力>90%)的EPS。16种EPS的成分分析结果如下:1)16种EPS的分子量分布呈三段式,分别为>200 kDa, 10~200 kDa和<10 kDa; 2)16种EPS单糖组成中除甘露糖、葡萄糖外,还有稀有单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岩藻糖; 3)EPS的总糖含量为14.06%~21.40%,蛋白含量为10.66%~31.05%,硫酸基含量为2.91%~26.53%。通过对相应菌株进行16SrDNA全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比对,完成了活性菌株的鉴定,通过MEGA7.0和Figtree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结果表明,16株深海细菌归属于3门8科9属16种,分布在三个门类:厚壁菌门(Firmicutes, 9/16),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6/16)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1/16)。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DY135-B2-14)~~
v.47;No.405期:03页:81-90
语种中文;
分类号Q936
ISSN号1000-309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175]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卫茂生,王清池,耿丽华,等. 南海细菌胞外多聚物的神经保护活性筛选.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