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东南太平洋秘鲁海盆DEA区浅层埋藏型铁锰结核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吴潇平; 赵广涛; 徐翠玲; 来志庆
发表日期2023-02-15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东南太平洋 铁锰结核 富集、清扫机制 成因类型
英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秘鲁海盆DEA区浅层埋藏型铁锰结核开展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探讨了埋藏型大洋锰结核的有用组分的富集、清扫机制及成因类型。该区铁锰结核致密层和疏松层互层具有明显的多孔树状微结构,结核主要由10?锰矿相、7?锰矿相(水钠锰矿)和δ-MnO_2(水羟锰矿)等锰相矿物组成,成分上具有高Mn、低Fe和中等Ni+Cu、Mo(分别为44.79%、0.55%、0.46%、0.05%)的亚氧化成岩型特征和低的Co、Ti、Zn和REY元素(REY_(SN)均小于1)含量。铁锰结核中低含量的Mo和大部分的Ni与Mn氧化物清扫有关,其中Mo与Mn相关系数R=0.65,高Mn/Fe(>300)中Ni含量同样很高(0.34%),其他元素如Cu、Ti和REY均与Fe的羟基氧化物及铝硅酸盐相关性较高(R>0.8)。铁锰结核Fe、Ni+Cu、Mo、REY元素含量和Mn/Fe比值在分层上呈现规律性变化,致密层的Ce_(SN)负异常和疏松层的Ce_(SN)正异常进一步表明,铁锰结核的生长过程经历亚氧化-氧化成岩作用的环境条件变化,该变化致使疏松层部分组分的微弱增加和Ce富集机制的改变,而亚氧化条件下Mn氧化物的解吸附作用导致致密层中Mo含量的减少而出现与水成成因相关元素和Ce含量的协同变化。因此,研究区铁锰结核的岩石学和成分特征与表层沉积环境的特殊氧化条件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DOI标识10.16441/j.cnki.hdxb.20210388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PD002) ;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MGE2019KG05)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51009)资助~~
v.53;No.344期:02页:97-109
语种中文;
分类号P618.3
ISSN号1672-5174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185]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潇平,赵广涛,徐翠玲,等. 东南太平洋秘鲁海盆DEA区浅层埋藏型铁锰结核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