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分馏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涛; 俞志明; 宋秀贤; 郭宏红; 任向征
发表日期2023-01-15
出处海洋与湖沼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 同化吸收 氮稳定同位素 氧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英文摘要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是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灾害,而硝酸盐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海洋富营养化与赤潮暴发机制的前沿技术。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机制方面的研究,首先需了解其同化吸收硝酸盐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为此开展了球形棕囊藻室内培养实验,获取培养过程中氮、磷、硅等营养盐的浓度及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δ~(15)N-NO_3~-、δ_(18)O-NO_3-)等参数的变化特征,计算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结果显示,NO_3~-和PO_4~(3-)浓度随培养时间均呈现先明显下降后稳定的特征,同时伴随直径2~3 mm的囊体出现并生长至2~3 cm。NH_4~+浓度先后两次出现升高,推测可能是受到有机氮矿化过程的补充所致。随NO_3~-浓度降低,δ~(15)N和δ~(18)O的值分别在第13天和第7天达到相对峰值。经计算,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过程δ~(15)N和δ~(18)O分馏系数分别为3.32‰±0.38‰和3.12‰±0.59‰,而前者的分馏系数呈逐渐降低的特点,原因可能是随球形棕囊藻生长,发生酶还原的NO_3~-较参与跨膜运输的NO_3~-比例逐渐升高。研究首次给出了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过程的氮、氧稳定同位素分馏系数及其变化特征,补充了海洋微藻同位素分馏数据库,为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的营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ZR2019QD014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806091号 ; 2019年度“泰山学者攀登计划”
v.54期:01页:71-78
语种中文;
分类号X55
ISSN号0029-814X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201]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文涛,俞志明,宋秀贤,等. 球形棕囊藻同化吸收硝酸盐的氮氧稳定同位素分馏研究. 20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