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漂流浮标观测分析日本福岛以东表层海洋物质的散播轨迹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卢锡; 胡石建; 王凡![]() ![]() |
发表日期 | 2022-09-15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福岛 核污染 西太平洋 扩散轨迹 漂流浮标 |
英文摘要 | 认识海洋中的物质如何散播对于理解海洋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污染在海洋中的扩散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历史海表漂流浮标观测数据,对日本福岛以东海域的表层物质散播轨迹进行了拉格朗日示踪分析和观测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福岛以东海域海表浮标的散播路径主要分为东、南两支,其中速度较快的东支为主要通道,沿黑潮延伸体汇入北太平洋流,最短用时大约22个月即可到达北美西海岸;南支则沿黑潮延伸体以南的大范围南向流向西南方向运移,速度较慢且明显受涡旋活动影响,最快大约5个月即可到达吕宋海峡和中国台湾以东海域,进而进入南海和东海等中国近海海域。通过开展观测模拟试验,发现海表浮标散播的概率密度分布呈现以福岛附近海域为核心、向西南和正东方向递减扩展的形态,其中,到达中国近海的浮标主要通过吕宋海峡进入。文章详细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不足之处,以及因基于大量现场观测而具备的重要参考价值。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BS-SSW-DQC002号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B42010403号 ; 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项目,JCTD-2020-12号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项目,2018240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22040号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0JQ18号 |
卷 | v.53期:05页:5-22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X55;X591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32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卢锡,胡石建,王凡,等. 基于漂流浮标观测分析日本福岛以东表层海洋物质的散播轨迹. 202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