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滨海盆地陆坡峡谷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陈宇航; 姚根顺; 邵大力; 鲁银涛![]() |
发表日期 | 2021-11-03 |
出处 | 古地理学报
![]() |
关键词 | 东非 陆缘 陆坡峡谷 沉积特征 控制因素 |
英文摘要 | 东非陆缘深水盆地具有巨大油气资源潜力,但对陆坡峡谷沉积特征研究较少,制约有利储集层预测。本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东非坦桑尼亚滨海盆地陆坡峡谷开展精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陆坡发育多条大型海底峡谷;上陆坡处,坡度较陡,峡谷内以侵蚀作用为主,沉积物主要局限在褶皱推覆带的翼部;褶皱推覆带之外的下陆坡区,坡度变缓,峡谷末端发育席状砂质沉积及砂泥混杂的碎屑流沉积,同时在峡谷北侧发育向北延伸的泥质漂积体;在陆坡边缘,发育海底滑塌,形成块体搬运沉积。(2)峡谷沉积受陆源物质供给、褶皱推覆带、北大西洋底流以及陆坡边界断层等因素控制。受东非裂谷海域分支活动影响,研究区陆架窄、陆坡陡,陆源物质可迅速通过陆架,进入陆坡峡谷:与河流相连的峡谷,物源充足、规模较大,有沉积物发育而没有与河流直接相连的峡谷物源有限、规模较小,峡谷内无明显沉积;褶皱推覆带通过改变海底地形来控制峡谷内沉积分布,褶皱翼部发育沉积,核部则以侵蚀为主;褶皱推覆带外,北大西洋底流与峡谷末端重力流发生交互作用,细粒物质被搬运至峡谷北岸形成漂积体;陆坡边缘断层活跃,峡谷被断层切割,形成断崖,并引发海底滑塌,陆坡处不发育水道及朵体沉积,陆源物质通过峡谷被搬运至更深的深海盆地内。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编号:MGE2020KG1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PRP/open-21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02128,42076219) ; 西安石油大学2018年校级青年科研团队“碎屑岩沉积学与储层评价”(编号:2019QNKYCXTD05)联合资助~~ |
卷 | v.23期:06页:102-117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618.13 |
ISSN号 | 1671-1505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61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 2.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4.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5.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宇航,姚根顺,邵大力,等. 坦桑尼亚滨海盆地陆坡峡谷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2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