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冬夏季节对比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刘雨; 徐康; 王卫强; 谢强; 王玉国 |
发表日期 | 2021-09-15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印度洋 上层经向翻转环流 冬夏季节对比 跨赤道环流 副热带环流圈 |
英文摘要 | 上层经向翻转环流(shallow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SMOC)主导热带-副热带上层海洋水体交换,对海洋物质输运和热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7套海洋再分析数据产品,本文主要探讨了印度洋SMOC的冬夏季节变化及其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印度洋SMOC主要由南半球副热带环流圈(southern subtropical cell, SSTC)和跨赤道环流(cross-equatorial cell, CEC)组成,并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风期间, SSTC和CEC均为表层南向输运,表层以下北向输运的逆时针环流结构。冬季风盛行时, SSTC仍维持逆时针结构,但环流中心南移且深度加深,强度弱于夏季;然而, CEC却转向为表层北向输运,表层以下向南输运的顺时针环流结构,其环流中心位置与夏季接近,环流强度与夏季相当。这种印度洋SMOC冬夏结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由风生环流主导, CEC冬夏季节环流方向反转是北印度洋冬夏季风转向的结果,而南印度洋信风的季节性位移和强度变化是SSTC强度和位置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60502号,XDA13030302号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专项,2020340号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新星项目,NHXX2018WL0201号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XH-2019-2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6020号,41776023号,41731173号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6号 ;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主研究项目,LTOZZ2101号 |
卷 | v.52期:05页:42-52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1.27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65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 2.汪蓝海洋技术研究院(珠海)有限公司 3.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4.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5.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6.中国科学院大学 7.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 8.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雨,徐康,王卫强,等. 印度洋上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冬夏季节对比. 2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