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二、三倍体牙鲆肌肉和脑组织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杜娜; 张敏; 吴志昊; 焦爽; 尤锋; 谭训刚
发表日期2021-09-15
出处海洋科学
关键词二倍体牙鲆 三倍体牙鲆 内参基因 肌肉
英文摘要多倍体诱导会造成物种中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同,以内参基因作为对照的相对实时定量PCR是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一种高效方法,这就需要对多倍体中的内参基因进行筛选以获得较适宜的参比基因。本研究以二倍体和三倍体牙鲆肌肉和脑组织为对象,以绝对定量及2~(–ΔCt)等方法分析管家基因18S rRNA、β-肌动蛋白基因(β-actin),β-2-微球蛋白基因(b2m),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核糖体蛋白L17基因(rpl17),α-微管蛋白基因(α-tub),延伸因子-1-α基因(ef1-α)和泛素结合酶基因(ubc-e)的表达水平稳定性。绝对定量分析发现18S rRNA和α-tub的表达在牙鲆二、三倍体肌肉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利用2~(–ΔCt)分析方法分析发现只有α-tub的表达在二、三倍体牙鲆肌肉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牙鲆三倍体的脑和二倍体的脑之间,这些基因的表达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基因表达稳定性和Normfinder分析的结果发现, ef1-α是定量分析牙鲆三倍体的肌肉和二倍体的肌肉之间基因表达差异的较适合的内参基因,α-tub、ubc-e、rpl17、β-actin只在其中一种分析方法中符合要求,而其他基因不符合任何一种分析方法的要求;ef1-α、rpl17是定量分析牙鲆二、三倍体脑组织之间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适合的内参基因,β-actin只在基因表达稳定性上符合要求,其他基因不符合任何一种分析方法的要求。本研究为分析牙鲆二倍体和三倍体同一组织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奠定了基础。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636)~~
v.45;No.387期:09页:50-59
语种中文;
分类号S917.4
ISSN号1000-309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677]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青岛科技大学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与生物技术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杜娜,张敏,吴志昊,等. 二、三倍体牙鲆肌肉和脑组织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20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