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四):长江口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陈楠生; 崔宗梅; 徐青 |
发表日期 | 2021-03-15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长江口 生物多样性 航次调查 赤潮物种 浮游植物 |
英文摘要 | 长江口海域是我国的一个典型水域,具有很高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其中包括很多种赤潮物种,引起赤潮频发。本文总结了过去40年间长江口海域历次航次调查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了52个航次调查鉴定的浮游植物组成,重点探索了赤潮物种的组成,并详细描述了长江口海域的6种典型赤潮物种: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旋链角毛藻、夜光藻、米氏凯伦藻和尖刺拟菱形藻。在文献报道的657个浮游植物物种(包括571个物种和86个鉴定到属的未定种)中,硅藻(368个物种和55个未定种)和甲藻(149个物种和15未定种)占绝大多数。这些浮游植物中赤潮物种占125个,包括硅藻69种、甲藻49种、金藻2种、隐藻1种和蓝藻3种。本文为比较研究不同海域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化,为解读宏基因组学及宏条形码分析结果提供了基础。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42000000号 |
卷 | v.52期:02页:247-297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Q948.8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83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楠生,崔宗梅,徐青. 中国海洋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四):长江口. 2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