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引发灾害性海浪的热带气旋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殷玉齐; 侯一筠; 冯兴如; 荣增瑞 |
发表日期 | 2021-01-15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灾害性海浪 热带气旋 1/10大波波高 汕尾市 |
英文摘要 | 近年来,海浪灾害是威胁近海民众生命安全最为突出的海洋灾害,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整体上升的趋势。基于31 a (1986—2016年)汕尾市观测站的热带气旋影响期间白天的海浪数据,本文定义并提取了31次灾害性海浪(1/10大波波高≥4 m)事件。在灾害性海浪发生时,热带气旋主要位于观测站点的西侧(115.57°E以西)。31次灾害性海浪事件集中发生于6—9月;其中,虽然6月份影响研究海域的热带气旋数量相对较少,但引发灾害性海浪的概率约是7—9月份的两倍。有26个热带气旋生成于121°E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且移动路径相对较集中:途经吕宋海峡(16°—22°N)的热带气旋总数为25个,其中22个热带气旋途经16°—20°N之间,是最为重要的通道。途经此处的热带气旋在汕尾海域引发灾害性海浪的估算概率约为25%—50%。本研究可为汕尾市灾害性海浪的预警报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参考。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402000号,2018YFC1407003号 ; 中国科学院先导A专项,XDA19060202号,XDA19060502号 |
卷 | v.52期:01页:70-78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1.22;P732.6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7887]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中国海洋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殷玉齐,侯一筠,冯兴如,等. 汕尾市引发灾害性海浪的热带气旋特征研究. 2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