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闽东近海游泳动物群落组成、资源量与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虎; 李毅; 曹亮; 许莉莉; 窦硕增
发表日期2020-07-15
出处海洋与湖沼
关键词游泳动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资源密度 闽东近海
英文摘要采用底拖网方法调查研究了闽东近海春季(5月)和秋季(10月)游泳动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资源密度及时空分布格局等问题。调查中出现游泳动物70种(鱼类47种,甲壳类18种,头足类5种),隶属于15目40科64属,以鲈形目种类最多(25种)。鱼类是主要游泳动物群落,春季鱼类个体数和重量分别占总渔获的66.4%和72.3%,甲壳类分别占比33.4%和26.9%,头足类分别占比0.2%和0.8%;秋季,上述三个类群在总渔获中的占比分别为56.6%和60.4%、42.0%和37.8%以及1.4%和1.8%。春季优势种包括红狼牙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孔虎鱼(Trypauchen vagina)等10种,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三疣梭子蟹、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等7种;两个季节共有优势种包括三疣梭子蟹、日本 (Charybdis japonica)、龙头鱼、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六丝钝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5种。秋季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春季。春季平均资源密度为1013.7kg/km~2和10.2×10~4ind/km~2,高于秋季的平均值(899.0kg/km~2和6.6×10~4ind/km~2)。总体而言,鱼类是闽东近海主要的游泳动物类群,其资源密度从近岸向外海呈降低趋势,春季的资源密度高值出现在闽东外海中部水域,秋季高值则出现在南部的闽江口等水域;其春季的优势种种类多于秋季,存在一定程度季节性更替现象。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21004号,41121064号
v.51期:04页:273-284
语种中文;
分类号Q958.8
ISSN号0029-814X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099]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3.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金虎,李毅,曹亮,等. 闽东近海游泳动物群落组成、资源量与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研究. 20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