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繁殖方式观察及一种新发现报道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孙明![]() |
发表日期 | 2020-06-09 |
出处 | 水产学报
![]() |
关键词 | 海月水母 水族观赏 生活史 匍匐茎生殖 足囊生殖 繁殖体生殖 |
英文摘要 | 无性繁殖是水母螅状体有效补充种群数量及扩展栖息地的重要方式,为正确掌握海月水母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而深入了解其生活史,在显微镜下常年观察并详细描述了海月水母螅状体进行匍匐茎生殖、芽体生殖、足囊生殖、繁殖体生殖、纵向分裂生殖和破裂生殖等复杂无性繁殖方式的过程,发现繁殖体生殖可产生浮游态繁殖体芽,在水中漂浮并生长发育成螅状体,新发现一种破裂生殖方式,仅发生在螅状体极度饱食的状态下。对6种无性繁殖方式的行为特征和功能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匍匐茎生殖和破裂生殖有利于螅状体种群快速增加个体数量,芽体生殖和纵向分裂生殖有利于子代幼体生长,足囊生殖有利于种群抵御不良的环境条件,繁殖体生殖有利于种群随水流进行长距离迁移,以扩展或转移栖息地。研究表明,不同的繁殖方式是海月水母应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繁殖对策。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404400)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2016921038)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20795) ;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2018005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6138 ; 31770458 ; 31400406) ;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计划(201835)~~ |
卷 | v.44期:12页:73-82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S917.4 |
ISSN号 | 1000-0615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19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市渔业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5.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明,段妍,柴雨,等. 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繁殖方式观察及一种新发现报道.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