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期间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吴国丽![]() |
发表日期 | 2020-01-15 |
出处 | 海洋科学
![]() |
关键词 | NMK环流系统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 年际变异 |
英文摘要 | 本文利用HYCOM(HybridCoordinateOceanModel)再分析数据对北赤道流(NEC)、棉兰老流(MC)以及黑潮(KC)所构成的NMK环流系统在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厄尔尼诺期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 NEC和MC输运均显著增强,最大值分别达到66 Sv (1 Sv=106 m3/s)和49.4 Sv,北赤道流分叉纬度最北可达16°N, KC输运没有明显增强。NMK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主要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热带西北太平洋15°N以南、160°E以西海域出现的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关。该环流异常出现自厄尔尼诺事件的前期阶段,并于爆发阶段达到顶峰,主要是由15°N以南区域出现的强西风异常所引起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期间NEC、MC输运和NBL的平均值均大于1992—2014年间所有厄尔尼诺事件的平均状况,但与1997/1998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平均值相近。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9CX05003A-12,16CX02011A)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2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6008,41606107,41776012,41476002) ;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OCW150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DQ006)~~ |
卷 | v.44;No.367期:01页:10-20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1.27 |
ISSN号 | 1000-3096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35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国丽,李思航,刘子洲,等.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期间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变化特征.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