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R及Cytb基因序列的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赵文溪; 刘莹; 于超勇; 王丽娟![]() |
发表日期 | 2019-11-29 |
出处 | 广西科学院学报
![]() |
关键词 | 大泷六线鱼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基因控制区 细胞色素b基因 群体遗传结构 |
英文摘要 | 为进一步了解山东省内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群体遗传背景和分化情况,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渔业资源,选取线粒体控制区(CR)和细胞色素b基因(Cytb)对分布于山东省近海沿岸的3个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以及北黄海1个离岸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序列特征、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情况。经PCR扩增得到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的CR和Cytb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485bp和651bp。基于CR基因序列共检测到40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性平均值为0.908,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06,定义了53种单倍型。基于Cytb基因序列检测到56个多态位点,转换颠换比值为19.04,种内单倍型多样性平均值为0.934,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05,定义了38种单倍型。对比分析表明,4个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均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NJ系统进化树、群体间/内平均遗传距离、Fst值、基因流及AMOVA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内近海沿岸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和北黄海离岸野生群体遗传差异不显著,群体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未形成显著的遗传分化。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于更新世晚期经历了快速扩张,并形成了现有遗传格局。山东省内近海沿岸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和北黄海离岸野生群体遗传结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地理隔离,这可能与人为增殖放流和秋冬季节黄海沿岸流及暖流有关,从而使得群体之间基因交流广泛。 |
DOI标识 | 10.13657/j.cnki.gxkxyxb.20191129.001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鱼类产业创新团队项目(SDAIT-12-02) ; 市南区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18-4-004-ZH)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16DQ03) ;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生态工程化尾水处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技术研究” ; 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SFBF084,2019YT06340852)资助 |
卷 | v.35;No.126期:04页:60-70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S917.4 |
ISSN号 | 1002-7378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39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青岛市浅海底栖渔业增殖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 3.日照市水产集团总公司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文溪,刘莹,于超勇,等. 基于CR及Cytb基因序列的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