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洋南部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长期变化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李艳; 孙萍; 袁超; 孙开明; 王宗灵; 张学雷 |
发表日期 | 2019-11-22 |
出处 | 海洋环境科学
![]() |
关键词 | 东印度洋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长期变化 |
英文摘要 | 于2013年3月至5月采集了东印度洋南部(10.0°S-4.0°N,83.0°E-102.0°E)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类和细胞丰度等群落结构特征参数。为探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热带印度洋浮游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收集整理了该相近区域1960年、2016年的浮游植物数据,综合分析了其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350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48属162种,甲藻24属183种,金藻2属4种。生态类型以热带外洋性种、暖水性种为主。优势种组成中硅藻种类占明显优势,如美丽漂流藻Planktoniella formoa、菱形藻Nitschia spp、角毛藻Chaetoceros spp.、佛朗梯形藻Climacodium frauenfeldianum和距端假管藻Pseudosolenia calcaravis,甲藻有夜光梨甲藻Pyrocystis noctiluca和波状新角藻Neoceratium trichoceors。细胞丰度分布不均,调查区东南部细胞丰度较高为140.3×10~(3 )cells/m~3,低值区的细胞丰度多在10~3cells/m~3,赤道临近水域在10~(4 )cells/m~3。与60 a前相比,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甲藻和硅藻种类数均有所上升,甲藻种类数均高于硅藻;几次研究均显示硅藻类群是东印度洋海域的优势类群,角毛藻属的优势种类明显增加。 |
DOI标识 | 10.13634/j.cnki.mes.2019.06.002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3-01-03-03,GASI-02-IND-STSspr)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506191) |
卷 | v.38;No.179期:06页:11-18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Q948.8 |
ISSN号 | 1007-6336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40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艳,孙萍,袁超,等. 东印度洋南部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长期变化.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