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与三倍体诱导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的复合作用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守都; 邹杰; 丛文虎; 李娟; 姜勇; 徐科凤; 李莉 |
发表日期 | 2019-11-08 |
出处 | 海洋科学
![]() |
关键词 | 海湾扇贝 杂种优势 三倍体诱导 |
英文摘要 | 基于2×2交叉实验设计,通过杂交和6-DMAP等诱导处理,构建了二倍体自交组、二倍体杂交组、三倍体诱导自交组和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等四个实验组家系,探讨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期生长及存活的杂种优势和6-DMAP诱导处理效应的复合作用。分别计算各家系的孵化率,测定了各家系幼虫期第1、5、10天幼虫个体的壳长以及第5天和第10天各家系幼虫的存活率。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评估了杂交和6-DMAP处理对扇贝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6-DMAP处理组孵化率要显著低于非处理实验组(P<0.05)。三倍体诱导自交组第5天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到第10天三倍体自交组全部死亡。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第10天存活率低于二倍体组但不显著(P>0.05)。在第1天幼虫生长中,三倍体诱导杂交组幼虫壳长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第5天幼虫生长中,三倍体诱导杂交组壳长则显著大于其他组,而三倍体诱导自交组则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在第10天幼虫生长中,二倍体自交组显著小于二倍体杂交组和三倍体诱导杂交组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扇贝幼虫生长期的杂种优势和三倍体诱导效应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7)~~ |
卷 | v.43;No.365期:11页:30-36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S917.4 |
ISSN号 | 1000-3096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41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自然资源部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2.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3.广西海洋研究所 4.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守都,邹杰,丛文虎,等. 杂交与三倍体诱导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幼虫的复合作用.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