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尚鲁宁; 陈磊; 张训华; 曾志刚![]() |
发表日期 | 2019-08-19 |
出处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
关键词 | 海底地形 热液活动区 多波束 海底构造 冲绳海槽 |
英文摘要 | 为了进一步理解构造地质过程对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的影响和控制,以实测和收集的多波束资料为基础,对冲绳海槽南部多个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热液区地形地貌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南部热液区均为海底火山成因地貌,不同热液区的海底地貌分属于不同类型岩浆作用的产物:D海丘受岛弧和弧后盆地岩浆作用的双重影响,A海丘群由岛弧为主的多源岩浆作用产生,C海丘和B海丘群属于琉球火山岛弧,雨花海丘形成于造山期后地壳伸展导致的岩浆上涌。冲绳海槽中央地堑与琉球火山岛弧的交汇处有利于形成大规模岩浆和地热活动。琉球火山岛弧的岩浆活动存在时空迁移,与海槽构造演化过程中由分散式裂陷向中心式裂陷的转换有关。唐印热液区的存在表明台湾北火山带在槽底北缘及陆坡区仍具有较强的岩浆和地热活动性,是未来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调查的重要靶区之一。 |
DOI标识 | 10.16562/j.cnki.0256-1492.2017112301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鱼山-久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对中新世以来东海东部构造演化的分隔控制”(41606050) ; “冲绳海槽北部火山岩三维位场统计学联合反演及多属性聚类成像”(41506085) ;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东部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DD2016013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机理”(2013CB429701) |
卷 | v.39;No.180期:04页:15-25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6 |
ISSN号 | 0256-1492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48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3.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尚鲁宁,陈磊,张训华,等. 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