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袁涌铨; 吕旭宁; 吴在兴; 贺成; 宋秀贤; 曹西华; 俞志明
发表日期2019-05-15
出处海洋与湖沼
关键词北部湾 关键环境因子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球形棕囊藻赤潮
英文摘要为研究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对该海域29个站位进行了多学科月度综合调查,分析了该海域主要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水文及生物因素对关键环境因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氮(NO_3~--N)、活性磷酸盐(SRP)的时空分布具有一致性,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钦州湾海域,海峡口临近海域及30m等深线以深海域,各月份总有机碳(TOC)、溶解有机碳(DOC)的表底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高温季节溶解氧(DO)、pH的低值区主要位于30m等深线以深的底层海域。DO、pH、NO_3~--N、SRP、溶解硅酸盐(DSi)为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理化因子。近岸10m等深线以浅的区域I中, NO_3~--N浓度主要受地表径流带来的陆源污染影响,区域II中NO_3~--N、SRP在秋季受到南海水向北入侵影响,春、冬季受来自琼州海峡的混合水影响, 30m等深线以深的区域III中, NO_3~--N、SRP全年受到南海高盐水的影响。在球形棕囊藻囊体丰度较高的2017年2月至3月,有囊体站位表层的NO_3~--N/SRP显著低于底层(P<0.01),无囊体站位表底层的NO_3~--N/SRP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棕囊藻赤潮的生消可能是导致春季NO_3~--N、SRP表底分布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404300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133号,41506135号
v.50期:03页:111-121
语种中文;
分类号X55
ISSN号0029-814X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562]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袁涌铨,吕旭宁,吴在兴,等. 北部湾典型海域关键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