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甲基汞在褐牙鲆幼鱼体内蓄积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生长的毒性作用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任中华; 曹亮; 刘金虎; 崔雯婷; 窦硕增
发表日期2019-05-15
出处海洋科学
关键词甲基汞 褐牙鲆 免疫功能 生物指示物 蓄积 毒性
英文摘要甲基汞(MeHg)对鱼类多种生命过程存在极强的毒性作用,但有关其对海水鱼类免疫功能的毒性作用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实验毒理学方法研究了MeHg(暴露浓度0.0, 0.1, 1.0, 10.0, 20.0μg/L;暴露时间30天)在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组织(鳃、肝脏和脾脏)中的蓄积特征及其对幼鱼的四种免疫功能生物指示物(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免疫球蛋白MIgM)和生长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幼鱼体内MeHg蓄积量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各组织对MeHg的蓄积能力总体上呈现肝脏>鳃>脾脏的趋势;四种免疫功能生物指示物(活性或含量)对不同MeHg浓度暴露的响应方式各异,且具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 MeHg达到一定暴露浓度后显著抑制幼鱼的生长。总体而言,MeHg在褐牙鲆幼鱼体内蓄积,对其产生免疫毒性,并抑制幼鱼的生长。此外,ACP、AKP和LZM等免疫性指标能较好的反映对MeHg暴露的浓度依赖关系和组织特异性,可作为海水环境中MeHg污染风险评估和生物毒性分析的潜在生物指示物。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5CB4533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6176)~~
v.43;No.359期:05页:73-82
语种中文;
分类号S917.4
ISSN号1000-309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570]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任中华,曹亮,刘金虎,等. 甲基汞在褐牙鲆幼鱼体内蓄积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生长的毒性作用.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