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凡纳滨对虾E75基因可变剪切形式的鉴定与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杜江丽; 张晓军; 张小溪; 袁剑波; 高羿; 李富花; 相建海
发表日期2019-02-20
出处水产学报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E75基因 蜕皮 可变剪接 RNA干扰
英文摘要E75是对虾蜕皮激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为了深入了解E7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实验从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得到注释为凡纳滨对虾E75基因的转录本,经与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发现凡纳滨对虾E75基因至少存在6种可变剪接体,分别命名为LvE75-1、LvE75-2、LvE75-3、LvE75-4、LvE75-5和LvE75-6。其中LvE75-1/2/4/5/6均包含DBD和LBD结构域,与果蝇E75A/C有相同的结构域,而LvE75-3仅包含LBD结构域,与果蝇E75D相同。在凡纳滨对虾蜕皮过程中,LvE75-1/2/3/4在D3~D4时期高表达,而LvE75-5和LvE75-6表达量很低。在成体组织中,LvE75各种剪切形式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表皮、肠和鳃中表达较高,在肝胰脏、血细胞和淋巴组织中仅LvE75-3表达较高。实验通过双链RNA干扰LvE75基因的表达,在干扰样品中,检测到Halloween基因中的spo、phm和dib表达下调,shd表达上调,表明LvE75可能通过调控Halloween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蜕皮激素的合成;同时E75基因的干扰也使同为蜕皮激素早期应答基因的Br-C基因和Ftz-F1基因表达下调,HR3基因表达上调,表明LvE75基因对蜕皮信号通路上下游基因均有作用。在LvE75基因持续干扰12 d后,凡纳滨对虾的蜕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LvE75基因对凡纳滨对虾的蜕皮和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632,31702320,41876167)~~
v.43期:04页:70-80
语种中文;
分类号S917.4
ISSN号1000-0615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637]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杜江丽,张晓军,张小溪,等. 凡纳滨对虾E75基因可变剪切形式的鉴定与分析.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