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沉积物中石英的来源及其搬运方式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朱潇; 蒋富清; 冯旭光; 董江; 刘喜停; 王红莉; 李安春 |
发表日期 | 2018-11-15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菲律宾海 石英 风尘 源区 古气候 |
英文摘要 | 为了识别菲律宾海沉积物中风尘信号和源区,以及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取菲律宾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系统研究了石英的粒度组成、形貌特征、氧同位素特征和结晶度指数。菲律宾海中远离岛弧和海脊的石英粒度较细,西菲律宾海中石英主要由EM1(众数粒径平均为2.9μm)、EM2(众数粒径平均8.17μm)和EM3(众数粒径平均为21.67μm)三个端元组成,东菲律宾海中主要由EM1和EM2两个端元组成。靠近岛弧和海脊的石英粒度较粗,吕宋岛附近的石英具有众数粒径平均为103μm的EM4端元。EM1端元石英表面有明显的碰撞凹坑, EM2端元石英有溶蚀孔洞, EM3端元石英呈棱角状,表面相对光滑。包含EM1端元的石英的δ18O值和结晶度指数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相同粒级石英的特征相近,不包含EM1端元的石英的δ18O值和结晶度指数与火山岛弧来源的石英特征相近。综合分析表明,EM1端元的石英为主要来自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尘石英,经由盛行西风搬运至太平洋,并由南向或西南向的风搬运,最终在菲律宾海沉积。EM2和EM3端元石英主要来源于太平洋火山岛弧,其中, EM2端元的石英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经河流或洋流输送到研究区; EM3端元的石英没有经历长距离运输,可能是附近岩石风化的产物。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050号,41776065号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XDA11030302号 ;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GASI-GEOGE-02号 |
卷 | v.49期:06页:64-76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6.21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71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潇,蒋富清,冯旭光,等. 菲律宾海沉积物中石英的来源及其搬运方式. 20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