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绿潮研究:回顾与展望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于仁成; 孙松![]() |
发表日期 | 2018-09-15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黄海 绿潮 成因 防控 |
英文摘要 | 自2007年以来,南黄海海域连年发生大规模绿潮(green tides),至2018年已连续12年出现。大规模绿潮对南黄海西部沿海一线的景观、环境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破坏,已经成为黄海海域一类常态化的生态灾害问题。每年夏季,苏、鲁沿海一线地方政府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海滩上堆积的绿藻进行收集和处理。针对绿潮问题,我国政府组织相关学者,围绕绿潮起源、成因、危害、监测和防控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研究,在黄海绿潮原因种及其鉴定方法、黄海绿潮起源地与早期发展过程、影响黄海绿潮的关键因素等方面已经有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认识,确认了黄海绿潮的原因种为浒苔(Ulva prolifera),发现黄海绿潮主要起源于南黄海西部的苏北浅滩海域,基本阐明了浅滩区绿潮早期发展的关键过程。浒苔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苏北浅滩独特的海域环境特征,以及浅滩区的养殖活动是影响黄海绿潮形成的关键要素。但是,在绿潮原因种浒苔的最初来源、绿潮的生态效应,绿潮演变趋势以及绿潮防控对策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为验证黄海绿潮成因方面的科学认识,对绿潮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技术保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设立了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将黄海绿潮作为一项重要生态灾害问题开展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绿潮成因,为绿潮防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6106号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号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资助,XDA11020304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606404号 |
卷 | v.49期:05页:6-13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X55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8816]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于仁成,孙松,颜天,等. 黄海绿潮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