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魁蚶C型凝集素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沈淑芳; 朱玲; 李加琦; 薛素燕; 李阳; 陈琼琳; 毛玉泽; 庄志猛; 方建光
发表日期2017-12-19
出处渔业科学进展
关键词C型凝集素 魁蚶 鳗弧菌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英文摘要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得到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Sb-Lec1)基因,该基因全长为700 bp,其中,5′-UTR为29 bp,3′-UTR为167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04 bp,编码167个氨基酸,包括长度为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129个氨基酸的糖识别结构域(CRD)以及参与二硫键形成的6个半胱氨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9.11 k Da,理论等电点为4.74。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b-Lec1基因CRD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C型凝集素的同源性分别为38%~40%、34%~35%和38%~39%,Sb-Lec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凝集素基因具有相似的结构,均含有形成二硫键的4个保守半胱氨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魁蚶先与贝类聚为一支,再与脊椎动物聚在一起,表明魁蚶Sb-Lec1基因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其传统分类所处位置一致。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Sb-Lec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在肝胰腺、血淋巴、鳃、外套膜、闭壳肌、斧足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表达量最高。同时,分析了Sb-Lec1基因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下的mRNA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菌刺激组Sb-Lec1基因mRNA在各检测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本研究表明,魁蚶Sb-Lec1基因在机体免疫防御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406403) ; 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5031 ; 201305043) ; 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48)共同资助~~
v.39期:01页:130-138
语种中文;
分类号S917.4
ISSN号2095-9869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056]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淑芳,朱玲,李加琦,等. 魁蚶C型凝集素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