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年亚洲大陆暖季降水与印-太暖池海表温度变化的联系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陈迪; 高山红; 高山; 陈锦年 |
发表日期 | 2017-12-15 |
出处 | 海洋湖沼通报
![]() |
关键词 | 亚洲大陆 暖季降水 印-太暖池 SSTA |
英文摘要 | 本文利用500余年亚洲大陆暖季(5-9月)降水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小波变换、功率谱分析和EOF分析等,探讨了亚洲暖季降水多年平均降水分布特征以及多年平均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方法,进而研究了亚洲大陆暖季降水与印-太暖池区域海温场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大陆的暖季降水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变化特征,最大降水出现在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而亚洲多年平均降水存在准2a、24a年和48a年的显著周期。印-太暖池区域海表温度距平分布主要呈现全区一致型和偶极型分布2种模态,其贡献率分别占40.63%和13.52%。亚洲大陆暖季降水与印-太暖池海表温度场存在较好的耦合关系,前2个耦合模态贡献率达82.24%,是影响亚洲大陆暖季降水的重要因子。第1耦合模态是主要模态为一致性分布型(68.59%),对亚洲大陆暖季降水具有显著影响,体现了印-太暖池海温距平分布一致型对应的是西南亚、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南、北部多雨,长江流域少雨分布型;第2耦合模态体现印-太暖池偶极(IPOD)型(13.65%)对应西南亚、东北亚以及中国北方大部少雨,中南半岛和华南地区多雨分布型。在印-太暖池SSTA超前亚洲大陆暖季降水1a的耦合模态中,印-太暖池SSTA的第1模态为偶极型,第2模态为全区一致型,贡献率分别占53.57%和14.18%。对应亚洲大陆暖季降水分布与同期耦合模态基本一致。这一分析结果对亚洲夏季降水的深入研究和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DOI标识 | 10.13984/j.cnki.cn37-1141.2017.06.003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暖池的结构特征、变异机理和气候效应(2012CB417402)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暖池季节-年代际变异与海气耦合过程(XDA11010102)资助 |
卷 | No.159期:06页:23-31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426.6;P731.11 |
ISSN号 | 1003-6482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06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迪,高山红,高山,等. 500余年亚洲大陆暖季降水与印-太暖池海表温度变化的联系. 20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