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莱州湾强壮滨箭虫种群数量及个体大小季节分布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左涛; 王俊; 时永强
发表日期2017-03-22
出处生态学报
关键词强壮滨箭虫 体长 丰度 生产力 季节分布 莱州湾
英文摘要基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12月和翌年1—2月冰期除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采集的数据资料,分析莱州湾强壮滨箭虫丰度空间分布和体长的季节变化,估算其生产力和摄食率,以掌握其种群动态特征,为评价该种在莱州湾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中地位提供参数和依据。结果显示:强壮滨箭虫丰度和生物量年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最高峰出现于5月,次高峰出现于8—9月;4 mm和15 mm体长的个体分别是丰度和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生产力估值为0.25 mg C m~(-3)d~(-1),摄食率估值为0.88 mg C m~(-3)d~(-1)。种群月均体长以3—4月最高(>10 mm)、5月和11月最低(<5 mm);月均体长与月表层水温、盐度呈负相关。春季5月、夏季7—8月和秋季10—11月中,小型个体丰度所占的比例较高,应为种群数量增长期。各月的体长频数分布可分辨出平均体长<5mm(Cohort Ⅰ)、介于5—10 mm(Cohort Ⅱ)和>10 mm(Cohort Ⅲ)的3个同生群。Cohort Ⅲ和Cohort I高丰度区的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别介于15—17℃和29—32。Cohort Ⅲ基本不出现于水温大于24℃的站位,其丰度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Cohort Ⅰ基本不出现于水温低于11℃的站位,其丰度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Cohort Ⅱ高丰度区的表层水温和盐度为26—27℃和30—32。由上推测强壮滨箭虫发生明显体型更替的水温阈值应不超过15—17℃。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1CB403604)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50-01)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ZRB02317)
v.37期:15页:270-278
语种中文;
分类号Q958
ISSN号1000-0933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349]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3.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4.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左涛,王俊,时永强. 莱州湾强壮滨箭虫种群数量及个体大小季节分布.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