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中国海蛾螺科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张树乾; 张素萍
发表日期2017-02-15
出处海洋学报
关键词腹足纲 蛾螺科 系统发育 COⅠ基因
英文摘要本研究利用18种蛾螺总科(Buccinoidea)动物的COⅠ基因序列对中国海蛾螺科进行了科上和科内水平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在建立的系统发育树中,蛾螺科种类聚成了4个明显的分枝:第一枝包括侧平肩螺(Japelion latus)、朝鲜蛾螺(Buccinum koreana)、黄海蛾螺(Buccinum yokomaruae)、皮氏蛾螺(Voluthapaperryi)、香螺(Neptunea cumingi)、小鼠脊蛾螺(Lirabuccinum musculus)以及褐线蛾螺(Japeuthria cingulata);第二枝包括莫氏角亮螺(Antillophos monsecourorum)和尖鱼篮螺(Nassaria acuminata);第三枝包括黑口甲虫螺(Cantharus melanostoma)和矛唇齿螺属(Engina lanceolata);第四枝包括褐管蛾螺(Siphonalia spadicea)和长吻真螺(Euthria lubrica)。该结果与先前基于形态分析进行的亚科划分基本一致。蛾螺科的单系性没有得到支持,织纹螺科种类(Nassarius thachi、N.sinarus、N.euglyptus)插到蛾螺科系统树中并与角亮螺属(Antillophos)及鱼篮螺属(Nassaria)聚成一枝;东风螺科种类(Babylonia areolata、B.spirata)和榧螺科种类(Oliva mustelina)与褐线蛾螺(Japeuthria cingulata)聚成一枝。东风螺属起初隶属于蛾螺科,现已被移出并作为单独的一科——东风螺科Babyloniidae,本研究确认了这一结论。鱼篮螺属(Nassaria)和角亮螺属(Antillophos)与织纹螺属(Nassarius)种类聚在一起,这与最近的分子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167)
v.39期:02页:89-98
语种中文;
分类号Q953
ISSN号0253-4193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398]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树乾,张素萍.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中国海蛾螺科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