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东马努斯盆地高镁安山岩物质来源及演化过程——基于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赵霞; 黄朋; 胡宁静; 孔娟娟; 廖仁强
发表日期2017-01-15
出处海洋与湖沼
关键词东马努斯盆地 高镁安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物质来源 演化过程
英文摘要对东马努斯盆地高镁安山岩做了全岩主微量和Sr-Nd-Pb同位素分析,并结合前人测试数据,探究了岩浆物质来源及演化过程。由主量元素[MgO、CaO、FeOT(全铁)、Al_2O_3、TiO_2和P_2O_5]含量随着硅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和La/Sm随着La含量的升高而保持不变可知,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矿物的分离结晶,分离的矿物可能为橄榄石、辉石、斜长石、钛铁矿和磷灰石。东马努斯盆地高镁安山岩的P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Ba和U)的富集、高场强元素(Nb,Th,Ta和Ti)的亏损说明岩浆受到了俯冲板块脱水作用的影响。推测该区高镁安山岩是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由Sr-Nd同位素混合模拟结果可知东马努斯盆地高镁安山岩主要来源于马努斯MORB(洋中脊玄武岩),少量来自于太平洋蚀变洋壳和海底沉积物。根据Sr-Nd-Pb同位素特征推测岩浆混合作用发生在地幔源区,属于源区混染,岩浆在喷发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同化混染作用,也没有加入其他体系的物质。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6055号
v.48期:01页:12-25
语种中文;
分类号P588.144
ISSN号0029-814X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427]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霞,黄朋,胡宁静,等. 东马努斯盆地高镁安山岩物质来源及演化过程——基于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分析.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