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四溴双酚A(TBBPA)对叉鞭金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于延珍; 张丽; 曹为; 郑立; 孙承君; 蒋凤华
发表日期2016-07-15
出处海洋科学进展
关键词叉鞭金藻 四溴双酚A 光合色素 可溶性蛋白 SOD MDA
英文摘要以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污染下微藻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TBBPA较低质量浓度(0.5和2.0mg/L)污染条件下,叉鞭金藻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c(Chl-c)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含量第24小时达最大值;较高质量浓度(4.0和8.0mg/L)污染条件下,3种色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含量在第24小时达最小值。实验期间各实验组叉鞭金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主要被诱导;4.0mg/L的TBBPA作用叉鞭金藻96h后,藻细胞表面形态和内部亚显微结构均发生变化,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相一致。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示范(201105013)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植物为载体的石油降解固定化菌剂的研制及其应用(2015T05) ; 泰山学者海外创新人才项目
v.34期:03页:113-121
语种中文;
分类号X171.5
ISSN号1671-6647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610]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2.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于延珍,张丽,曹为,等. 四溴双酚A(TBBPA)对叉鞭金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