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夏季软体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张鹏弛; 徐勇![]() |
发表日期 | 2016-07-15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南黄海 黄海冷水团 大型底栖生物 软体动物群落 夏季 |
英文摘要 | 通过对2011—2013年夏季南黄海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其与黄海冷水团之间的关系。使用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Margalef指数(D)和ABC(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曲线法分析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使用PRIMER6.0对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群落进行Cluster和MDS相似性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各指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三个航次共获得大型底栖软体动物36种,日本梯形蛤(Portlandia japonica)与薄索足蛤(Thyasira tokunagai)在三年中均为优势种。大型底栖软体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27.250±22.15、31.765±27.948和30.476±30.818 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164±9.145、6.942±7.139和5.071±10.015 g/m2。研究结果显示3年来黄海冷水团内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冷水团外大型底栖软体动物多样性,丰度分布由北到南逐渐增加且冷水团内的丰度大于冷水团外的丰度。南黄海海域大型底栖软体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与2006年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化。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项目,XDA11020303号 ; 国家海洋局海洋行业公益项目,201505004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6133号 |
卷 | v.47期:04页:90-102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Q958.8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62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鹏弛,徐勇,李新正,等. 南黄海夏季软体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