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南黄海夏秋季纤毛虫等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变动及其与沙海蜇旺发的关系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李洁; 徐奎栋
发表日期2016-05-15
出处海洋与湖沼
关键词黄海 大型水母 纤毛虫 鞭毛虫 微型浮游动物 小型浮游动物
英文摘要大型水母沙海蜇旺发已成为黄海夏季的一个常见的生态现象。然而,沙海蜇旺发与微小型浮游动物尤其是纤毛虫的相互作用关系依然不明。本研究基于2013年6月(水母旺发初期)、8月和9月(水母旺发期)三个航次的调查,对黄海水母高发的I(33°N)、G(34°N)、E(35°N)断面的表层微小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生物量分布变化与水母发生关系进行探讨。微型鞭毛虫丰度6月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57ind./m L和3.92μg C/L,至8月降为145ind./m L和2.55μg C/L,9月回升至160ind./m L和2.84μg C/L。共鉴定纤毛虫31属64种,三个月份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差别不大。纤毛虫6月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282ind./L和8.93μg C/L,至8月降为933ind./L和3.92μg C/L,9月回升至2319ind./L和6.55μg C/L。与丰度和生物量的较大变化不同,纤毛虫6月的平均生产力为12.74μg C/(L·d),8月降至7.39μg C/(L·d),9月略增至7.79μg C/(L·d)。桡足类无节幼体仅见于6月(10.59ind./L)和8月(8ind./L),在沙海蜇旺发的8月其平均生物量(0.08μg C/L)和生产力(0.032μg C/(L·d))远低于纤毛虫。本研究表明,在南黄海水母发生过程中,纤毛虫在微小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受到水母旺发的直接和间接(级联效应)影响。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403604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6144号
v.47期:03页:126-139
语种中文;
分类号Q958.8
ISSN号0029-814X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697]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洁,徐奎栋. 南黄海夏秋季纤毛虫等微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变动及其与沙海蜇旺发的关系.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