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MANUS热液区Si-Fe-Mn氧化物的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杨宝菊![]() ![]() |
发表日期 | 2015-12-15 |
出处 | 矿物学报
![]() |
关键词 | 二氧化硅 显微结构 氧化速率 铁氧化细菌 PACMANUS 热液区 形成机制 Si-Fe-Mn |
英文摘要 | <正>热液喷口通常沿着洋中脊和弧后盆地等构造环境的扩张中心分布,是海水下渗过程中形成一种酸性、还原性和富含金属的流体上涌形成。热液流体喷出海底后,形成的氧化还原条件和p H梯度有利于硫化物、氧化物的沉淀和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运用氧化还原梯度获取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Jannasch,1995)。还原性的Fe2+离子是热液流体中喷出的一种常见的金属离子,这种离子通过热液与周围氧化性海水接触后被氧化成Fe3+,之后经历水解作用和沉淀作用形成结晶度差的Fe氧羟化物 |
DOI标识 | 10.16461/j.cnki.1000-4734.2015.s1.584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CB429700) |
卷 | v.35期:S1页:832-833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6 |
ISSN号 | 1000-4734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85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宝菊,曾志刚,石学法. PACMANUS热液区Si-Fe-Mn氧化物的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