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沙海蜇消亡对水体碳、氮、磷的释放与补充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曲长凤![]() ![]() |
发表日期 | 2015-11-10 |
出处 | 应用生态学报
![]() |
关键词 | 沙海蜇 水母消亡 生源要素循环 释放速率 |
英文摘要 | 水母暴发频率在中国海域逐渐增加,暴发后的消亡对海洋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本试验通过对沙海蜇消亡进行模拟,研究了水母消亡过程中碳、氮、磷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水母消亡是一个快速的生源要素释放过程,水母消亡时碳、氮、磷的释放速率与浓度均在消亡初期达到最大.水母消亡释放的溶解态物质远高于颗粒态.其中,溶解态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的最大净释放速率分别为(103.77±12.60)与(1.52±0.37)mg·kg~(-1)·h~(-1).整个消亡过程中溶解态氮主要为NH_4~+-N,约占总溶解氮的69.6%-91.6%;消亡初期,溶解态磷主要以溶解有机磷为主约占总溶解磷的63.9%-86.7%,消亡后期则主要为PO_4~(3-)-P,约占50.4%-60.2%.相反颗粒态氮则主要以颗粒有机氮为主,占总颗粒氮的(88.6±6.9)%,颗粒态磷则以颗粒无机磷为主,占总颗粒磷的(73.9±10.5)%.总体上,水母消亡释放的生源要素量为碳>氮>磷.同时,水母消亡使水体中C/N降低,N/P升高,表明水母消亡可导致水体相对的高碳、高氮负荷. |
DOI标识 | 10.13287/j.1001-9332.201601.009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6092) ; 青岛国家海洋实验室“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专项项目资助~~ |
卷 | v.27期:01页:302-309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Q958.8 |
ISSN号 | 1001-9332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87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青岛国家海洋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曲长凤,宋金明,李宁,等. 海水中沙海蜇消亡对水体碳、氮、磷的释放与补充. 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