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西洋鲑工厂化养殖排放水池塘的污损生物组成及次级生产力评估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李应东; 刘媛; 崔朝霞
发表日期2015-08-20
出处渔业现代化
关键词污损生物 次级生产力 水产养殖废水 大西洋鲑 工厂化养殖
英文摘要为了对水产养殖废水进行综合利用,以减少对环境污染,增加养殖效益,2014年7—10月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工厂化养殖车间排放水池塘中底栖生物的组成和次级生产力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排放水池塘中沉积物量和底栖生物量与养殖废水的排放时间成正比;沉积物中,共检出底栖无脊椎动物4种,分别为线虫(Turbatrix sp.)、才女虫(Polydora sp.)、小头虫(Capitella sp.)和钩虾(Corophium sp.),均为污损指示生物。其中,才女虫和钩虾的生物量和丰度与沉积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小头虫、才女虫和钩虾的次级生产力分别为11.1、1 149.1和702.2 g/m2a,显著高于正常海域(P<0.05)。研究表明,该养殖废水中底栖污损生物的次级生产力高,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养殖排放废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2011BAD13B04)”
v.42;No.237期:04页:5-9+14
语种中文;
分类号X714;S965
ISSN号1007-9580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9952]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应东,刘媛,崔朝霞. 大西洋鲑工厂化养殖排放水池塘的污损生物组成及次级生产力评估. 20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