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水母消亡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曲长凤; 宋金明; 李宁
发表日期2014-11-19
出处生态学报
关键词水母消亡 生态环境影响 生源要素
英文摘要近年来全球水母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水母暴发已成为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可使海洋生态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失常,同时水母暴发后的消亡对海水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水母消亡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意义重大。系统总结水母消亡的观测及方法、水母沉降速率及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水母消亡对海水中生源要素、溶解氧、酸碱度及海洋生物群落的影响,并对水母生物量的增加与海洋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初步评估。水母消亡是持续性快速反应过程,消亡速度主要受沉降速率与腐烂速率影响,水母的平均沉降速率可达850—1500 m/d,腐烂系数为0.67—1.12 d-1;水母死亡后向水体释放DOC速率为0.36mg g-1d-1,DON、DOP释放速率分别为(7182±2934)μmol m-2h-1、(725±124)μmol m-2h-1,NH+4、PO3-4的释放速率分别为(2044±519)μmol m-2h-1、(287±47)μmol m-2h-1;消亡时水体酸化,p H降幅可达1.3;平均耗氧量可达65.5μmol kg-1h-1。水母消亡对生源要素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死亡水母既可被微型、小型食腐动物吞食,直接参与海洋生物食物链,又可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有机物质,影响浮游生物的聚集分布与生物量,还可使水体酸化并形成低氧区。因此,水母消亡对海水环境的影响巨大,值得深入探讨。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11CB4036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092)
v.35期:18页:322-330
语种中文;
分类号X145;Q958.8
ISSN号1000-0933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0231]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曲长凤,宋金明,李宁. 水母消亡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