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藤壶科DNA分类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原帅; 安建梅; 沙忠利
发表日期2012-09-15
出处海洋科学
关键词藤壶科 条形码 DNA 亚科 系统发育
英文摘要围胸总目藤壶科的分类系统经历了二亚科系统(小藤壶亚科Chthamalinae,藤壶亚科Balaninae)、三亚科系统[藤壶亚科(Balaninae),巨藤壶亚科(Megabalaninae),凹藤壶亚科(Concavinae)],现在采用的是四亚科系统[藤壶亚科(Balaniae)、纹藤壶亚科(Amphibalanus)、巨藤壶亚科(Megabalaninae)和凹藤壶亚科(Concavinae)],但各亚科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尚未进行过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许多藤壶科物种存在趋同进化的趋势,致使传统的形态分类存在困难,不能正确地进行鉴别。本文测定了藤壶科3个亚科里个代表种的线粒体COI,16S和12S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中藤壶科其他物种的12S,28S和18S等基因序列,比较了不同基因片段作为鉴别藤壶科物种的条形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联合16S和12S序列初步分析了藤壶科各亚科之间的一些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OI基因的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有明显的间隔区,COI最小种间距离为0.122,远大于最大种内距离0.023,而16S基因的种间与种内距离存在覆盖,最小种间距离为0.018,小于最大种内距离0.023,因此表明,线粒体基因COI能更准确地鉴定藤壶科种间以及种内关系,并得出阈值为种内差异小于0.023,种间差异大于0.1。ML和BI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支持4亚科的分类系统;巨藤壶亚科形成明显单系群,支持率很高,而两种纹藤壶和管藤壶聚成一支,形成一个单系,本结果支持Newman&Ross的假说,即纹藤壶属和管藤壶属应合并。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20200)
v.36;No.279期:09页:84-90
语种中文;
分类号Q959
ISSN号1000-309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1150]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山西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原帅,安建梅,沙忠利. 藤壶科DNA分类研究. 20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