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西菲律宾海15万年以来的浊流沉积及其成因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仇晓华; 李铁刚; 常凤鸣; 徐兆凯; 宫海明; 杨再宝
发表日期2012-08-28
出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关键词粒度 浊流沉积 氧同位素年代 西菲律宾海
英文摘要MD06-3052孔取自西菲律宾海吕宋岛岸外上陆坡,通过AMS14 C测年、沉积物粒度和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了15万年以来5个浊流沉积层的特征和浊积事件的发生时间。浊流沉积物粒度明显较上下层的粗,主要组分为砂质和粉砂质沉积。通过AMS14 C测年和氧同位素年代标尺,计算了5个浊流沉积层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3.3、20.4、34.3、41.7和121.8kaBP,其中上部4次浊积事件发生于末次冰期,特别是MIS 3晚期和MIS 2期的低海平面时期,仅底部一次出现于末次间冰期MIS 5e中期相对低海平面时期,因而推测研究区浊流沉积事件的主要诱因是低海平面时期的海平面波动造成临近陆架上的沉积物不稳定,同时较陡的陆坡为浊流沉积提供了有利地形,因而造成了向陆坡方向的浊流搬运。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6030,40906038,41106043)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21)
v.32;No.138期:04页:165-171
语种中文;
分类号P736.21
ISSN号0256-1492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1163]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仇晓华,李铁刚,常凤鸣,等. 西菲律宾海15万年以来的浊流沉积及其成因. 20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