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消化道内含物细菌群落组成的PCR-DGGE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高菲; 孙慧玲; 许强; 谭杰; 燕敬平; 王清印 |
发表日期 | 2010-07-15 |
出处 | 中国水产科学
![]() |
关键词 | 刺参 PCR-DGGE 消化道内含物 细菌群落 |
英文摘要 |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前肠、中肠和后肠内含物的细菌群落组成。通过软件Bio-rad Quantity one分析DGGE指纹图谱,发现刺参后肠内含物的条带数目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P=0.003,P=0.016),表明刺参后肠内含物的细菌多样性最高,其次是中肠;前肠内含物的细菌多样性最低。UPGMA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刺参个体其后肠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最小,前肠的细菌群落差异最大。经DGGE分离、条带切割和序列测定,共获得了13条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刺参消化道内含物的细菌群落可主要归属于5大类群,即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δ-proteobacteria)、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和柔膜菌纲(Mollicutes)。刺参前肠、中肠和后肠内含物的优势菌群均为γ-proteobacteria。Blast分析显示,其中12条与之亲缘关系最近的序列来自从海洋环境中获得的细菌克隆,表明刺参消化道的细菌群落可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刺参的栖息地环境。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0607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451355)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2009-ts-07) |
卷 | v.17期:04页:55-64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S917.4 |
ISSN号 | 1005-8737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2044]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高菲,孙慧玲,许强,等. 刺参消化道内含物细菌群落组成的PCR-DGGE分析. 20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