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徐方建; 李安春; 李铁刚; 万世明; 陈世悦; 操应长
发表日期2010-05-26
出处地球化学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粒度 沉积环境 古气候 东海内陆架
英文摘要尝试对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蕴含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进行探讨。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沉积中心附近的EC2005孔岩性、粒度、常量元素、矿物以及AMS14C测年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不同常量元素与TiO2的比值具有不同的环境、气候意义,SiO2、Na2O与TiO2的比值可以用来反映沉积水动力条件的强弱,Al2O3、Fe2O3、MgO、K2O、MnO以及下部湖相沉积层中的CaO、P2O5与TiO2的比值则主要反映了沉积物源区的变化以及与风化程度相关的源区气候变化。(2)研究区自17.3kaBP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岩芯底部60.20m至41.00m(17.3~13.1kaBP)为湖泊三角洲沉积序列,海水自13.1kaBP开始侵入研究区,形成了41.00m的海相沉积地层。自12.3kaBP研究区受到沿岸流影响,7.3kaBP以来稳定的泥质沉积体开始形成。(3)自末次冰消期初期至末期,气候总体向暖湿方向发展,新仙女木事件、8.2ka冷事件在本孔中有明显的记录,显示出全球性重要气候事件在中纬度浅海陆架海域的区域性响应。
DOI标识10.19700/j.0379-1726.2010.03.004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6032,40776030) ; 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基金(Y0901036)
v.39期:03页:46-56
语种中文;
分类号P595
ISSN号0379-172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2110]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方建,李安春,李铁刚,等.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20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