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曾母盆地与北巴拉望盆地碳酸盐台地形成演化及其比较沉积学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赵强; 许红; 吴时国; 曹飞 |
发表日期 | 2009-09-28 |
出处 | 海洋地质动态
![]() |
关键词 | 生物礁—碳酸盐岩台地 高频旋回 曾母盆地 北巴拉望盆地 |
英文摘要 | 勘探证实,生物礁—碳酸盐岩是南沙沉积盆地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系,因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实际意义。根据来自该区有关三维地震、钻井岩心精细分析的资料,对南沙上第三系曾母盆地路科尼亚(Luconia)及北巴拉望盆地马拉帕亚(Malampaya)生物礁—碳酸盐岩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二者都形成于南海扩张过程中微陆块断裂、碰撞、拼接的构造背景下,由于发育时期及构造部位的差异,演化进程很不相同。路科尼亚台地始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晚中新世期间最为繁盛,演化过程伴有多期进积、退积及台地翼部同沉积断裂导致的阵发性滑塌;台地中最明显的地震反射多与淹没事件有关。马拉帕亚碳酸盐台地发育相对较早,持续时间也较长,始于晚始新世,中中新世末台地发育终止。马拉帕亚碳酸盐台地发育高频米级潮下旋回,常以暴露面为界,而且台地发育明显受同沉积构造变形的影响。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5025-03A-03-1) ; 973项目“南海深水盆地生物礁碳酸盐岩台地成因机理研究”(2009CB219406) ;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MRE200808,MRE200806) |
卷 | v.25;No.322期:09页:5-13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618.13 |
ISSN号 | 1009-2722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243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强,许红,吴时国,等. 南沙曾母盆地与北巴拉望盆地碳酸盐台地形成演化及其比较沉积学. 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