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应用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强; 吴时国; 周雁; 余朝华; 冯德勇; 于正军
发表日期2008-12-28
出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关键词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构造复原 构造解释 济阳坳陷
英文摘要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编制了构造发育剖面,恢复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桩海地区在三叠纪—中侏罗世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挤压作用而抬升剥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伸展作用,发育了大量的断裂和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地层;在晚白垩世,由于郯庐断裂的左行走滑作用,桩海地区抬升并遭受剥实;在古近纪,受区域构造伸展作用,桩海地区发育成为断陷盆地。古近纪末,发生右行走滑运动和构造抬升。新近纪以来该区表现为稳定的坳陷沉积盆地。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203) ; 石油化工联合基金项目(40739904) ; 山东省泰山学者专项基金
v.28;No.116期:06页:139-146
语种中文;
分类号P542
ISSN号0256-1492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2751]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中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荣强,吴时国,周雁,等.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应用.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