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生物礁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孙启良; 马玉波; 赵强; 屈泰来; 吴时国 |
发表日期 | 2008-10-15 |
出处 | 天然气地球科学
![]() |
关键词 | 生物礁 西沙群岛 流花11-1油田 白云岩化 深埋溶蚀成岩 |
英文摘要 | 由于生物礁储层具有良好的物性条件,易形成大型油气藏,已成为目前油气地质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南海北部在中新世发育了大量的生物礁,若具备合适的发育过程和成岩演化过程,其油气潜力就会非常大,但是其东北区和西南区的生物礁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指出中新世南海海平面变化频繁,冰期海平面的下降,西沙群岛生物礁发生海水浓缩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使生物礁储层良好的物性条件得以保存,但是在同一期,东沙隆起的流花11-1油田却发生了潜流胶结成岩作用,形成致密层,破坏了生物礁储层的物性条件,而之后的沿致密层之间的深埋溶蚀作用,使孔隙层的物性条件得以改善,便成为良好的储层。认为南海北部东北区和西南区生物礁储层的成岩作用差异性可能是由古地理环境、古气候、古构造、古地貌、古生物和油气充注史等因素造成的,研究南海北部生物礁储层成岩作用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对该区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及古环境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7CB411703) ; 中国科学院三期院创新项目(编号:KZCX2-YW-203)联合资助 |
卷 | No.99期:05页:87-94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618.13 |
ISSN号 | 1672-1926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283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研究所 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启良,马玉波,赵强,等. 南海北部生物礁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