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深水盆地中多边形断层的几何特征与形成机制探讨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吴时国; 孙启良; 董冬冬
发表日期2008-09-15
出处地质力学学报
关键词多边形断层 脱水体积收缩 重力扩展 水道砂岩 深水盆地
英文摘要多边形断层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呈多边形具有微小断距的张性断层系。自1994年被提出以来,已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并在世界50多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被识别出来。研究多边形断层需要高精度的3D地震资料。我们根据琼东南盆地3D地震资料并利用相干切片技术,首次在琼东南盆地南部发现了多边形断层,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多边形断层的成因机制是前期多边形断层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认为深水沉积物早期压实脱水体积收缩形成的;也有学者认为重力扩展控制断裂的发育。岩石物性、成岩作用及构造应力是影响多边形断层发育的重要因素。多边形断层对深水盆地的油气储集体的性质和分布;以及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的运移和聚集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科技部863子课题“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不稳定性研究”(编号:2006AA09A209-6) ; 973项目子课题“南海大陆边缘深水沉积体系及储层预测研究”(编号:2007CB411703)
v.14期:03页:42-51
语种中文;
分类号P618.13
ISSN号1006-661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2864]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时国,孙启良,董冬冬. 深水盆地中多边形断层的几何特征与形成机制探讨.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