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黄海冷水团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刘敏; 朱开玲; 李洪波; 张涛![]() |
发表日期 | 2008-04-15 |
出处 | 环境科学
![]() |
关键词 | 细菌群落组成 16SrDNA序列分析 PCR-DGGE 黄海冷水团 |
英文摘要 | 利用PCR-DGGE技术对2个季节(2006-04和2006-10)的黄海冷水团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进行了分析.通过软件Glyko Bandscan分析DGGE图谱,4月份所有站位的条带数相近(约17条),多样性丰富;10月份,在冷水团范围以内站位的条带约16条,其多样性也较丰富;而在冷水团范围以外站位的条带少(约12条),其多样性较低.细菌16S rDNA V3区特征片段经DGGE分离、条带切割,共得到24条条带,克隆、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24条带分别归属于2个细菌类群: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s).在24条序列中有16条分别与变形细菌亚群的γ-和δ-Proteobacteria相似,有5条与拟杆菌门相似.时空分析发现,4月份所有站位水体(海水温度为7~12℃)的细菌群落组成和10月份(冷水团存在期)冷水团内部水体(海水温度低于10℃)的细菌群落组成相同(都包括γ-Proteobacteria、δ-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s),与10月份冷水团外部水体(海水温度大于19℃)的(包括γ-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s)不同.优势菌群也存在同样的分布特点,4月份所有站位水体的优势菌群与10月份冷水团内部水体的优势菌群也相同(都是γ-Proteobacteria),而10月份冷水团外部水体不同的站位优势菌群不同.该海域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的分布特点,可能与冷水团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
DOI标识 | 10.13227/j.hjkx.2008.04.029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CB4006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6048)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13)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创新研究类) |
期 | 04页:237-246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X172 |
ISSN号 | 0250-3301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301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青岛266071,青岛26607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杭州310012,青岛26607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敏,朱开玲,李洪波,等. 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黄海冷水团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